每次到國母洋走親戚,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紅點青蛙,不為好玩,只因它的獨特,只因它的傳奇。 親戚家的人告訴我,國母洋原叫國母娘。據(jù)《嘉靖、道光·清流縣志》載,“國母崠(即國母洋)在縣北四里許,宋文天祥侍國母楊太后過此,因此得名?!边@天,他們來到嵩溪鎮(zhèn)境內(nèi)的羅陂崗村國母洋自然村時,恰逢下雨,且越下越大,文天祥便隨國母在一戶農(nóng)家住了下來,因白天跋山涉水,夜里正想安然入睡,不料青蛙“呱呱呱”地叫個不停,這邊剛減,那邊又起,吵得人心慌意亂的,就像喝了一杯濃茶。國母便命文天祥去抓一只來,并在青蛙的額頭正中用朱筆輕輕一點,有筷子嘴那么大,還小聲叮囑:“如今國破家亡,爾等豈可敲鑼打鼓,待宋室江山收復(fù)時,再請你們金鼓齊鳴吧!”說完,便把紅點青蛙放回田野。 說來也怪,頃刻村子周邊的青蛙都偃旗息鼓了,楊太后她們也甜甜地進入了夢鄉(xiāng)。也許是國母的憂國之心感動了青蛙,從此國母洋的青蛙晚上真的不叫了,而且沿襲至今。我問村里的人,都說有見過,是一種像穿著迷彩服一樣的小青蛙。 這使我想起鄉(xiāng)野常見的各種青蛙和它們的歌聲。有時在草叢中跳躍,有時在水田里游泳,有時在樹枝上棲息……那種黃皮膚的,個大氣足,叫聲響亮高亢,有明顯的顫音,很耐聽;那種披綠衣裳的,像精靈般的美麗,唱起來都是二拍子的,一強一弱,自唱自和,別有情趣;那種著黑馬褂的,叫聲高而尖,一聲一頓,很短促,在合唱中像配樂;數(shù)量最多的是泥土般顏色的小青蛙,聲音不高,但婉轉(zhuǎn)悠揚,它們像大兵團,是音樂晚會的中堅力量。每當(dāng)夏來春往,它們在季節(jié)這個偉大的魔術(shù)師的指揮下,盡情歌唱。阡陌縱橫的田野是它們的舞臺,近處低矮的山巒是雅致的屏障,天空中閃爍的星漢是不倦的聽眾。 仔細(xì)聆聽,青蛙們像在演唱《在那希望的田野上》,優(yōu)美的旋律,像行云流水般自由、輕松、流暢,這種與樸實的土地和青青的禾苗相通的樂曲,拍子依著一定強弱的規(guī)律,舒緩自如,渾然天成。有領(lǐng)唱的,有伴唱的,有分聲部重唱的,還有配樂的,實在優(yōu)美極了!急急切切時,如潮水一樣涌來,像山花一樣開放,潮沖上浪尖,花開到山頂,然后一個巧妙的過渡,如微風(fēng)吹過曠野,如花瓣飄浮水面,風(fēng)帶著稻香漸行漸遠,水送著花瓣忽隱忽現(xiàn)。當(dāng)你還在品味,還在欣賞時,下一個節(jié)目又開始了。像明月之夜,搗衣聲聲,像萬壑之下,泉水叮咚,像豐收場上那打谷機的脫粒聲,顆顆金黃飛濺…… 我又不禁要問:蛙聲何以如此優(yōu)美動聽?我想起春天樹枝上垂下的蛙卵,漂在水里一顆顆晶瑩透亮,如一粒粒聚攢成的明珠,像一串水晶葡萄,讓人越看越生憐愛之情。蛙聲就是那珠玉落盤擊磬之聲,難怪那么清脆悅耳,那么溫潤悠長。我又想起五線譜上的一個個音符,而它們的胸腹就像一面面小鼓;它們的體形,就像一支支鼓槌??磥?,它們從小就與音樂結(jié)緣,天生就是大自然的歌手,隨意地演唱著“蛙聲十里出山泉”的天籟。 哦,紅點青蛙!我真想選一個蛙聲正酣的立夏夜,在親戚家住下來,借把手電,到田野,一睹你的芳容和風(fēng)采,你說行嗎?(邱林根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