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李新旺 東坑,落在高山凹,四面峰巒聳翠,白云飄渺,流水淙淙。 到東坑,有故地重游的喜悅。上回是在春天,匆匆而來,急急而歸。 村子古名東溪,大概源于縱貫村里的這條溪流。從位于水口的“臨水宮”溯源而上,汨汨淌出的泉眼遍布全村,砌成井,似山泉,量多,清洌,甘甜,且多冠以名號,如“鐵井”、“四方井”、“姑婆井”......全村的井合計(jì)三十有余。農(nóng)家用水,房前屋后,徑直打來,方便得很。見村婦井旁浣衣,忙追究典故,村婦說:喝了“姑婆”水,保你一生無病無災(zāi),福運(yùn)常臨。于是,大家紛紛取水暢飲,如迎仙露。 東溪的水活絡(luò),滋養(yǎng)了一代又一代東坑人。每座古宅內(nèi)均存方塘一口,造形完整,功能尚在,只是主人不知何處,唯有陳年時光,默默地?cái)y風(fēng)雨為伴?!鞍氘€方塘一鑒開,開光云影共徘徊”,猶懷當(dāng)年之景,山光水色,風(fēng)歌月影,相映成趣。而今,池畔石桅高高聳立,輝煌世表,澤被千顏。古宅卻老了、破了,水塘荒了、臟了,深長的野草覆沒了歷史風(fēng)華,清幽的流水沖刷著歲月履痕。山村氣象日漸彌新,東坑不再隱秘。意念間,一群鴨子劃向水面,“嘎嘎”聲響,曲調(diào)歡快。 哦,是的,方塘邊還應(yīng)該有瑯瑯書聲。 “行正道而顧名聲,習(xí)文武而卸強(qiáng)惡”,東坑人秉承崇文尚禮的傳統(tǒng)教化,耕讀鄉(xiāng)野,潛心著述。歷史推至民國前,清流全縣見諸文獻(xiàn)記載的書院13所,而千余人口的東坑居9所。從這些狹小的庭院里走出了陳用賓、陳孔俊、陳允升、陳榮掄等一代驕子,“桂園書館”便是老貢生陳允升的傳習(xí)之所,開啟了東坑書院教育先河?!瓣愂弦婚T”,“望冠群倫”,《易史一隅》,“士林貴之”。小小山村,修為治道,“引史證經(jīng)”,無愧于書香之邑,桃源之情。 沿村巷徐出,一塊巖石穩(wěn)穩(wěn)地仰臥稻田旁,周身纏滿了青藤。它叫“飛來石”,據(jù)說是某夜從沙蕪塘的河底飛騰而至,成為東坑一寶。如果村民遺失雞鴨牛羊諸牲畜,只需給石頭燒柱香,許個愿,托個夢,遺物便可自回。難怪,東坑村民夜不閉戶,路不拾遺,緣起祖?zhèn)餍牡?,暗有神助?/p> 不是嗎?東坑人誠懇厚道,奉賢思善,古來有之,世代相沿。宋時進(jìn)士陳世卿有詩云“翠竹峰前是我家,歸來重振舊生涯。煙霞尚有留人日,爭奈門前駟馬車。思古堂前酒一罇,共談時事出孤村。臨朝上馬無他囑,多買詩書教子孫。”濃濃鄉(xiāng)情,諍諍教誨,切切其心。意會間,陳氏后裔立忠夫婦已在老屋剝好紅柚,正呼喚我們?nèi)テ穱L。立忠是書法藝術(shù)家,擅長刻字,他和他的字一樣歷經(jīng)磨練,日臻完美。片刻,二十幾人擁坐一堂,享香茶美柚,論秋聲葉影,帶上主人美意,留下一桌空囊囈語。 悠行山水,趣在田園,青青石板,往夢依稀。立忠家附近的田垅上,一樹梨花掛滿相思,粉白,玲瓏,潔凈,飄逸,“十月小陽春”呢,在這深秋季節(jié),多么卓然光艷,屹立不凡。浸染了翰墨書香的山水,臨風(fēng)自雅,攬?jiān)伦愿摺?/p> 東坑的美是由衷的,如高山流水,韻律悠揚(yáng)。 |